行而后思 探新知 ——预防职业倦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可以预防职业倦怠,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 20 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 20 次重复;很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同时产生职业倦怠。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一、为何要写教学反思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1.写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写教学反思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写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写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经验的积累和提升。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类型教学反思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