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及标准方程2.体会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学习作风〈教材分析〉:1.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办法:用模型演椭圆,再给出椭圆的定义,最后加以强调;对椭圆的标准方程单独列出加以比较.)2.难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解决办法:推导分 4 步完成,每步重点讲解,关键步骤加以补充说明.)3.疑点:椭圆的定义中常数加以限制的原因.(解决办法:分三种情况说明动点的轨迹.)〈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概念首先用多媒体演示卫星围绕地球旋转的运行图,形象地给出椭圆二:尝试探究、形成概念数学实验:取一条一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画图板上的 F1和 F2两点,当绳长大于 F1和 F2的距离时,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就可以画出一个椭圆 。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到两定点 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 2a(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探究:2a 为什么大于 ?|F1F2|三: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标准方程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推导时应抓住“建立坐标系”和“简化方程”这两个环节。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焦点在 x 轴上 焦点在 y 轴上注:四:例题与练习:填空:(1) 在椭圆 中, a=___,b=___, 焦点位于____轴上,焦点坐标是__________. (2)在椭圆 16x2+7y2=112 中 , a=___, b=___, 焦点位于____轴上,焦点坐标是__________. 例 1: 椭圆的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 P 到两焦点距离之和等于 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 2: 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2,0)(2,0), 椭圆经过点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填 空 : ﹙ 2﹚ 已 知 椭 圆 的 方 程 为 : , 则① a=_____,b=_______,c=_______,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焦距等于_______。②曲线上一点 P 到焦点 F1的距离为 3,则点 P 到另一个焦点 F2的距离等于_________,则三角形 F1PF2的周长为___________练习: 课本 P42:,2,3五:课堂小结: 1.知识小结⑴椭圆的定义:⑵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① 首先要判断类型② 再用待定系数法求 a,b⑶ 判断椭圆标准方程的焦点在哪个轴上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