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对策秦素敏摘 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一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1 年,114 万;2002 年,145 万;2003 年,212 万;2004 年,280 万;2005 年,338 万;2006 年,413 万;2007 年,495万;2008 年,559 万……这是一组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1 年 6 月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超过 80%,2002 年底就业率降到 80%,2003 年就业率降为 75%,2004 年 73%,2005 年 72.6%,近几年就业率也维持在 70.6%左右。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且在今后若干年内都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二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高校扩招。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自从 2000 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 年毕业生的人数是 2000 年的 5 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一些长线专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教育机制的弊端。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