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音乐情绪的激发作者: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李君娜 发表时间:2011-9-20 8:39:44 来源:华安县教育局 访问次数:1197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在课堂内则应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这是发扬优势、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充发扬民主、“动静”结合。“动”要有秩序,有规律的动。情绪饱满,气氛热烈,勇于发问,使学生有“成就感”、“轻松感”。“静”不是暮气沉沉、没精打彩,而是注意力集中,思维专注而活跃。在宽松的教学气氛中应有严谨的教风和学风,这样,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威慑。两者结合,构建了一种和谐共创的教学环境,师生愉快的教、愉快的学,学生兴趣自然高涨。音乐教学上提倡愉快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他们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真正达到审美、愉悦、陶冶、净化的音乐教育目的,愉快教学应是不拘形式和千姿百态的,可针对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等特点进行趣味性教学。一、激发学生对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最重要的是用音乐情感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的人格,而音乐这种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但是有的教师却在音乐教学中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上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弹琴、歌唱,学生学唱、练唱、老师讲、学生听。一如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就变成了一些孩子的“自玩儿”课。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使儿童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知识技能的领悟。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存在的问题1、师生关系“不平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育的圈子,热爱、信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通过音乐课学习获得美的享受。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以一种平等、亲切的姿态,主动去理解、关心他们,注重与学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