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工作中应重视情感教育 杨谨情感教育是中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步骤,已成为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它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情感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将会极大增强学生的美感、愉悦感与幸福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品德,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初中班主任更应该注重学生情感教育。情感,即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通俗地说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这就是情感。当一个学生由于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受到老师的表扬,他即会产生高兴、愉快的情感;而当他们做了错事,受到老师的批评时,则会产生不愉快和内疚的情感,显而易见,情感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均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例如,一个学生长期生活在温暖的班集体中,使他对班级、老师和同学产生可亲可爱的倾向,从而引起强烈的亲切感、友谊感和依恋感。那么一个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情感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首先积极而稳定的情感是鼓舞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带有情绪色彩的,他们的学习活动往往和兴趣、情感相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对一定的材料与活动产生兴趣后,就会产生一种愉快欢乐的情绪,从而积极趋向它,获得积极的情感;相反,消极的情感会无形地分散学生的精力,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降低他们学习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当有责任想方设法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以便使他们轻轻松松、愉愉快快地进行学习。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我们要营造一个干净、温馨、温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每天走进教室就有舒适的感觉,让学生喜欢进教室。比如说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在教室的窗台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建立图书角,板报,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等,力求教室和谐、高雅。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和班主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学生将确信老师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