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陕县张湾乡中 张秀萍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陆蠡( 1908—1942 ),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入侵租界为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作者当时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囚绿记》就写于抗战前期(1938年)“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 学习目标 1 、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把握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2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圈点批注品味重点语句,感悟作者感情,把握文章的主题。 自学指导 1 、快速浏览课文,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 、写出作者“囚绿”前与“囚绿”后的行为。(请用与“囚绿”相同的短语形式概括) —— 绿 ----—— 绿 ----- 囚绿 -----——绿 ----—— 绿 品读悟情1 、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请用作者口吻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向绿表白。(请选用文中的句子或短语) 我赏欣你,因为你——————2 、找出文中描写绿被囚后的句子形象的句子。3 、体会绿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1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绿,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2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3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4 、 绿的深刻内涵生命、希望、向往光明、自由、坚强不屈 拓展延伸 常春藤的“永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浩瀚的大海正是因为有了礁石,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 生活的磨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在苦难面前抬起你自信的头颅!永不言败! 司马迁受宫刑,却能忍受这世间的奇耻大辱,因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史记》 史铁生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仍然顽强生活,潜心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 海伦凯勒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19 个月大时,因一次高烧失明失聪。后毕业于哈佛大学。 •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女孩——周婷婷。她是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是我国的“海伦凯勒”。 与君共勉•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禁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的追逐美丽和辉煌! 当堂检测请以“致——”为题,写一段话。 提示:1 、补充对象可以为蓬勃的绿色、不屈的常春藤、令人敬仰的作者等。2 、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