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定稿)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 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到了我们大家的身边了。(课件出示场景图)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小明和小丽这一对好朋友相约来到郊外进行野餐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准备了那些好吃的食品?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平均分。 (1)把 4 个苹果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多少个?(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2) (2)把 2 瓶矿泉水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多少瓶? (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1 教师板书:1)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由此引出分数,揭示课题) 二、展开 (一)认识 1/2 1、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课件演示,突出每一份同样多。) 2、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引出“二分之一”)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 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 1/2 来表示?为什么? 5、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 1/2。(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6 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 1/2? (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 1/2。 (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 1/2。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 2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 3 份、4 份、5 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 5、拓展:请学生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6、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 1/4 的,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议一议,再作出判断并说明道理。)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