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与教的效益需要反思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课堂教学之时,效益问题一直让我们思索;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学会反思,无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让我们与下面的师生一起分享反思的经验,共同提高学与教的效益。 【指点路径】 自主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宝应实验初中 吴志俊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怎样实现自主学习?我们可以搭建“质疑”与“合作”两个平台:一、创设情境,让课堂变得生动情境诱发灵感,置身于创新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几乎是无限的。实践表明,向学生提供研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结晶。例如在教学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小朋友搭积木的生活片断,那各种各样的积木搭成的造型,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也仿佛把他们带回了童年时代。大家情绪高涨,大有跃跃欲试的架势。这时,我及时引出了下面的问题:请用给定的图形△ ∥ 构思独特而有意义的图形,并写上一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你能做到吗?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经过在草稿纸上的一阵子涂涂画画,很快拿出了丰富多彩的回答:瞧,这些图案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彰显创新的光华。怀疑,常常是创造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过程中得来的。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有趣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思维的火花可以在这里碰撞,理想的风帆可以在这里启航。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要学,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二、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