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知:1 、读了全文后,你认为蔡孑民 ( 元培)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3 、就你的阅读与生活体会,谈谈你对“大家风范”的理解。2 、作者说:“蔡先生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教育家”,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突出他的“大”的?咀嚼语言:1 、作者说蔡孑民先生有个“三不主义”,先生不是做官了吗?文中说他是“一介寒儒,书生本色”,那么什么是“书生本色”?2 、如何理解“北大的同学都很高傲,怎么到了蔡先生的面前都成了小学生了”这句话?3 、作者写蔡孑民先生的“春风化雨”,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他的这个品格?而“兼容并包”又包含了哪些内容?4 、“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成语如何理解?指读书人的本色,特点是:1 、淡泊名利,书中寻趣;2 、不善钻营,常理办事;3 、两袖清风,不谋私利;4 、安贫乐道,严于律己;5 、谦恭待人,以礼为先。书生本色:他从德国回来的时候,立了三个原则,以约束自己。这三个原则是:一不做官,二不纳妾,三不打麻将。当时称为“三不主义”。北京大学校长也是由政府任命,但他认为这是办教育,不是做官。其余两条,也是针对着当时社会上的腐化现象而发的。——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大家风范境界分析: 严谨治学、独树一帜的学术成就; 从容闲适、淡泊名利的处世风格; 静观万物、履道而行的哲学追求; 富贵不淫、安贫乐道的心性态度。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中庸》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极高明而道中庸什么是中庸之道?程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思想的主要涵义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实现一定的目的来说,有一个一定的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否则就不可能实现这个目的。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叫做不及,超过了这个标准叫作过。所谓“中庸之道”,就是要遵守一定的标准,既不过,也不要不及。中庸之道的主要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