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活体验式德育”进行到底麻城市龙池西畈小学 江帆【内容摘要】:我们的德育应该是一个为孩子提供实践、体验、亲历生活的过程,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是一份不断推进孩子们社会化的责任。“生活体验式德育”的核心是“以生为本”,其途径可以是:树立育人信心,创造体验环境,提供实践平台,实施积累评价。【关键词】:体验生活 树立信心 创造环境 提供平台 实施评价【正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为学生能亲身体验生活提供平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所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那是一种非常深刻地浸润。我们的德育就应该是一个为孩子提供实践、体验、亲历生活的过程,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是一份不断推进孩子们社会化的责任。 生活体验式德育的核心是“以生为本”。让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获得生命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形成品质态度,培养高尚行为。在近几年的“生活体验式德育途径”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可以尝试。一、树立一种信心,让“体验的种子”发芽。从直白的说教到鲜活的体验,最不适应这一转变的应该是那一群爱岗敬业的教师们,因为从“圈养”到“散养”,我们的教师面临着一次巨大挑战。由此,为教师们树立教育的信心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这一过程中,我们工作的着力点落在了改变教师的育人观念上。各种理论依据的学习经常开展;集体观看教育名家的专题讲座成为常态;就各种育人思潮展开大讨论也成了老师的习惯。信心一旦树立,思路一旦打开,种子一旦入土,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教育天地,并将看到“鸟归林,鱼归渊”后的惊喜。二、创造一种环境,使“体验的嫩芽”抽枝。一个孩子就是一棵独一无二的树,一个班级就是一片小小的森林,在这个体系中,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一种能健康成长,积极体验的生态环境。“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传统管理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发现那棵树,发现他的独特之处,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班级管理,都能在班里找到自己的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特长和个人要求,给每一位学生至少安排一个为集体服务的工作岗位,明确其岗位职责,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