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政领导交叉任职运行现状及对策20XX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后,各县(市、区)按照自治党委、市委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实行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全面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把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领导集体。同时,乡镇实行党政领导交叉任职,领导职数减少,新班子如何有效运行等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对XX县区乡镇换届后党政领导班子交叉任职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乡镇党政领导交叉任职现状就XX县区而言,该区有20个乡镇,换届后,各乡镇领导班子从原来的14名减少到10-11名,领导班子成员配备为11名的乡镇有4个,其余乡镇均配备领导班子成员10名,全区20个乡镇共配备有204名领导干部。10-11名班子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其中1名兼任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1名兼任乡人大主席;委员6名,其中1名兼任纪委书记,1名兼任组织委员、副乡(镇)长,1名兼任宣传委员、副乡(镇)长,1名兼任统战委员,1名兼任武装部长,1名兼任副乡(镇)长(如配有1名非党副乡(镇)长则为专职委员);另配有1名人大专职副主席。年龄结构:最大的43岁,最小的26岁,平均年龄34.9岁;文化结构:研究生1名,大专以上学历202人;性别结构:女干部29名。换届后班子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专业分布有了明显改善,班子搭配实现了素质提升、优势互补,新班子呈现出团结有力、奋发有为的新形象。二、乡镇党政班子交叉任职运行的成效1、乡镇领导分工更加科学合理。这次乡镇领导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实行党政交叉任职。为此,实行党政交叉任职后,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得到更好地协调统一,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党政分工重叠、决策迟缓、推行不畅的局面。在领导分工前,XX县区各乡镇根据各位班子成员的岗位职责,综合分析专业结构、工作能力、业务与分管工作之间的衔接性等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分工不清、重复、衔接性第1页共5页不强等而互相推诿、扯皮,延误工作的开展。2、乡镇班子成员协作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交叉任职使领导干部的权责更为对等和相称,党政领导班子分工不分家,共同维护一个集体形象。同时,实行统一分工负责制之后,每个班子成员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直接对党委书记或镇长负责,使平行领导之间就一项具体工作的协调沟通和请示汇报大为减少,有利于避免工作中的掣肘和不协调。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保证了交叉任职工作的落实,而且构建了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了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运行情况看,党政领导普遍感到肩负的责任更为具体,也更加不可推卸了。成员的发挥空间得到了拓宽,工作上更加大胆开拓,各项工作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3、乡镇党委核心作用明显提高。实行乡镇党政交叉任职后,乡镇党委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方向、议大事、谋大局上,用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责任把班子成员凝聚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班子成员中除1名人大副主席和1名非党副乡镇长外,全部成为党委委员,直接参与党委会的领导工作和相关决策,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党委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实行乡镇党政交叉任职后,党政班子“同下一盘棋,劲往一处使”,较好地理顺了决策与贯彻落实的关系,促使党委决策得到有力地贯彻实施。工作上大胆支持党委委员放手工作,使班子成员有职有权,积极履行职责。班子成员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补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乡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4、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从直接的行政成本看,按照当地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测算,因减少2名领导职数,每年可节省直接行政开支近10万元。从决策成本看,由于减少了副书记这个中间环节,解决了多位党政领导干部共管一事带来的问题,决策和执行的层次都相应减少。以前下执行一个文件需要四、五名领导会签,现在只需要二至三名甚至一名领导签字同意即可,工作运转速度明显加快,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第2页共5页5、促进年轻领导干部更快成长。实行党政交叉任职后,对班子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任务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