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妇产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负责人:开课单位:教学医院课程编码:0210075课程中文名称:妇产科学课程英文名称:GynecologyandObstetrics《妇产科学》是针对女性生殖系统和与妊娠、胎儿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研究妇女保健和疾病的临床专业课程,包括产科(围产医学)、妇科、妇女保健、计划生育等 ,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妇科和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诊疗技术,在教学中,要始终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的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保证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以及医学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妇产科学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及见习(门诊及病房)两大部分。在课堂讲授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基础理论,阐明妇产科基础知识及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适当介绍国外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并说明某些课题研究方向,使学生逐步熟悉社会-心理-生物的医学模式。通过见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病例讨论,CAI、SP 模型、幻灯、示教等方法达到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将来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同学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使用,精神卫生方向、预防医学等专业可参考应用。先修课程要求:基础医学本课程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计划 72 学时,5.0 学分,课堂授课 48 学时,临床见习 24 学时。中西医临床本科计划 60 学时,4.0 学分,课堂授课 48 学时,临床见习 12 学时。其他专业可参考使用。2选用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 8 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应采取直观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方法:课程结束考试妇产科学教学进程安排表:章节课程内容学时理论实践(临床/中西医)合计1绪论03/22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3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4妊娠生理25妊娠诊断26异常妊娠33/27妊娠特有疾病28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29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010胎儿异常与多胎妊娠13/211胎盘与胎膜异常312羊水量与脐带异常113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014遗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