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二十八)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4 分×15=60 分)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 1~2 题。1.图中 d 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A.土地B.劳动力C.资本D.技术解析:工业文明阶段,引起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答案:D2.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解析: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区位对工业来说最为重要。答案:D(2012 安庆模拟)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3~4 题。3.下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环境污染程陵 i⅛A.甲B.乙C.丙D.丁解析:最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程度低。答案:D4.和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① 我国自然资源贫乏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③国际社会制约增强④环境承载狩黏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量压力增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随着民众环境意识提高、国际社会制约增强、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答案:B(2012 南京模拟)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 5〜6 题。解析:①是经济系统,②是生态系统,③是社会系统,④是人的管理调控。答案:A6.图中①对②的影响是()A.提供环境资源C.产生生产废弃物解析: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让环境来容纳、清除。答案:C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回答 7〜8 题。7.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② 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B.产生生活废弃物D.提供物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