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计划一、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注重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向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转变,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转变。力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内容和功能上应是互为补充和融合,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体设计,实践教学分类规划、单独考核的原则进行改革,在时间安排上也要互相协调、合理衔接,重点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反作用来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金融专业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渠道,让学生对银行会计、银行信贷、证券业务、保险等金融业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使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金融专业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应适应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具体内容包括:(一)军事理论和技能这项内容由学校统一安排,主要对学生进行有关军事、国防知识教育,并锻炼学生意志,培养一些基本的军事技能。(二)暑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金融行业运作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培养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训练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金融专业的社会实践提倡采用多种形式,从当前我国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可以社会调查、实习等形式开展,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题目,报学院核准学生根据题目开展调查活动,写出调查报告。(三)课内实验除了大学通修课和学科基础课的课内实验之外,围绕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等金融专业主干课程货,根据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在课程规定课时内安排实验教学,通过实验促进学生对主干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四)学年论文本专业学年论文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于第第六学期进行。学年论文是本专业学生在大学读了三年基础课,掌握金融学领域内一些基本知识之后,初次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论文的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本专业学年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学术论文、实践活动分析、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等。在学年论文写作中,要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