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课 社区历史小调查 —— 学习与探究之二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讲义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 活动目标 1. 在居住的乡镇或社区范围内,调查工矿企业、学校教育、文化事业、交通运输、环境建设等发展的历史,了解它们对社区发展所起的作用。 2. 学习基本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培养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调查的能力,并学习掌握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 通过社会调查,培养从实际出发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4. 通过对社区发展历史的调查和了解,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发展变化,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观念,树立学好本领、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 5. 培养交流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切身体会到交流合作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增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活动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工作 1. 归纳出开展社会调查的方法与途径,如采访、座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或档案等,向学生介绍。(附:社会调查的方法) 2. 收集、整理本校所属社区的发展历史,以备学生咨询。 3. 制作有关课件,包括社区工厂、学校、交通等各方面的图文、视频等资料,提供给学生或课上补充展示。 4. 讲解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附:调查报告的撰写 调查报告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成果写出来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书面报告,它通常反映重大事件、新生事物、突出的典型、重要的经验和严重的问题。 调查报告的核心,是调查对象发展的情况,还要汇总和展现收集的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发展的原因和特点。叙述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报告中要有自己或本组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还可以针对某些现象和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但不宜过详过繁。报告之后还可附上调查的有关历史图片、数据图表及其他相关资料等。 附:调查报告的结构(举实例)《关于口香糖污染环境的调查》 —— 北京铁路二中高三学生 A(获 1996 年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论文一等奖,作者被授予“西城区环保小卫士”称号) 5. 设计众多主题供学生选择。 ( 1 )调查在不同历史时期,社区内居住房屋的变化。 ( 2 )调查在不同历史时期,学校建设的更新。 ( 3 )调查在不同历史时期,幼儿园建设的发展变化。 ( 4 )调查在不同历史时期,道路质量的发展变化。 ( 5 )调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