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记全文及翻译VIP免费

学记全文及翻译_第1页
1/6
学记全文及翻译_第2页
2/6
学记全文及翻译_第3页
3/6
《学记》全文及翻译【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 “念终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 ·兑命篇》说: “念念别忘教育 ”,就是这个意思吧!【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译文】知道不够, 才能回头鞭策自己; 感到困惑, 才能不断努力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尚书 ·兑命篇》说: “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 三年视敬业乐群; 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 “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 “庠”,在 每万二千五百家的 “遂”设立 “序”,在国都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 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 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 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 ”。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 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记全文及翻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