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回避型人格障碍VIP免费

回避型人格障碍_第1页
1/6
回避型人格障碍_第2页
2/6
回避型人格障碍_第3页
3/6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异常心理学基础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目录 一、表现特征 1. 出世与入世 2. 特征定义 二、形成原因 1. 1.低估计自己 2. 2.消极的自我暗示 3. 3.挫折的影响 三、治疗方法 1. 1.消除自卑感 2. 2.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一、表现特征 出世与入世 回避 佛教中有出世与入世之说,所谓出世即指远离人世,戒断人伦常情,方可修得正果;而入世则指普渡众生。古往今来,许多人为了解脱痛苦,遁入了空门,成为心如枯木死灰或孤傲冷僻的隐居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那些遁迹荒野、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居者们则很可能属于回避型人格的人。在现代社会中,隐居者已很难找到一块清静的乐土,于是,他们往往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他人作亲密的接触,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种有意义的孤独与暂时的回避人世并非一种病态,相反,真正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 特征定义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避世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怀疑自身价值,敏感,特别是遭到拒绝和反对时。日常生活中对一些小事的不如意,或被拒绝即表现得很委屈,感觉受到了较深的伤害。逃避型人格障碍者从一开始就回避人际关系,要不就是无条件地接受他人意见。他们在生活中尽管有交往的需要,但大多数人仍与周围人保持一定距离。在丰富的情感世界中,他们很难同别人进行深入的感情交流。 患者有很大的社会不安感,在那些需要大量接触他人的工作面前常常因羞怯而逃避。在家庭之外他们很少有亲密朋友和知己。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他们很不愿意出风头,害怕暴露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出羞愧,哭泣或不能回答问题。他们对熟人很亲热,而对生活中习惯常规的任何改变会感到害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回避型人格障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