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制之花绽放语文课堂 延津县初级中学 李晓艳语文是美的,语文课堂更美。在课堂上,老师不仅仅教会学生知识和学习的方法,还要注重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法制教育等。让他们学习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树立起法制观念,同时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能超越法制界限。否则就会触犯法律,受到严惩。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法制教育工作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法制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从多各渠道让学什么知法、懂法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一、把法制教育渗透与语文课堂初中语文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律知识。例如:在教学中老师也要把这些内容作为一个亮点体现出来。例如:《蔡葂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有这样的一个发挥题:“券在心,不在纸”同学们对这样的问题持什么态度?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同学们展开辩论(正方持赞同的观点,反方持不赞同)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观点一: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不再口头和纸上。诚信守诺应该表现在行为上,不诚信就是写在纸上也没用。观点二:我赞成这种做法,作为真正的知己,当然以 信任为基础,多少人对朋友以性命相托,何况是“千金寄之”试想:如果缺乏信任,互相防范,彼此猜疑,这样的朋友还是朋友吗?观点三:不赞成这种做法。我们对朋友给予信任,但这种信任有一个度。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即使是生死相交的朋友,时过境迁,也难免会发生变化。为了金钱反目成仇的实例还少吗?抓住时机向学生讲授:当今社会应该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与时俱进,在当今社会还是立券为好。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凭据在手也可以避免 邪念的产生。另一方面,做人应讲究诚信,责己要严,不管有券还是无券都要履行承诺。一、在词语教学中体现法制教育语文教学中,每一课都有许多词语、成语、俗语等。有时一些词语渗透法律观点,例如:“杀人偿命”见于马致远的《任风子》。意思是杀人者须抵命。但是在今天的社会,杀人确实又不偿命的。在刑法上,如果过失杀人、正当防卫、意外事件由法定从轻情节都可以成为杀人不偿命的依据。“嫉恶如仇”鲁提辖面对抢骗金翠莲的镇关西,三拳打死。体现了他的嫉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