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花的结构》实验课一、设计思路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和初中《科学》课程以及日常生活中对花已经有所了解,但对于其生物学的结构组成的没有完整的认识。本节课涉及的有关花的结构的生物学概念较多,内容较枯燥。针对初二学生善于探究、好动好奇的特点,在设计本堂课时,主要通过解剖、观察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本节课突出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强调科学结论出现在探究活动之后。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问题一探究”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沿着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归纳得出结论。通过学生“采花─识花─贴花─画花─护花”等系列学习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合作探究的乐趣,并在活动中培养爱花护花、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花的各部分结构,并能描述其生理功能。2、初步学会解剖花的基本方法,并会使用解剖镜观察花的形态结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剖、观察花的结构的活动,感受生物学实验观察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花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学习,逐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三、重点和难点重点:1、花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2、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难点:解剖镜下观察花的结构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花的结构 PPT 课件;2、实验材料和用具:各种鲜花(桃花、月季、海棠花、百合花等),解剖镜、培养皿、解剖针、尖头镊子、双面刀片、纸板、载玻片、胶水、放大镜。(二)学生准备:课前每人采集 1~2 种植物的花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说明花的结构和功能新课导入请学生介绍自己采集到的植物的花,并描述对花的感受。设问:鲜花的开放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赏心悦目吗?开花的生物学意义何在?花有哪些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交流 美丽的鲜花、优美的词,不仅给了学生美的熏陶和享受,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他们意识到鲜花虽美,但是不能独自享受。培养学生爱绿护花,热爱自然的情1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感。实 验 观 察 与 探 究请学生说说所认识的植物的花。出示几种不同植物的花:桃花、月季、海棠花、百合花等。提问:这些花的颜色、大小、形状等有什么不同?它们的结构一样吗?(过渡: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