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以建构数学模型为核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在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中得到落实,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讨探讨的问题。一、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的名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表达了问题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价值。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当重视解决问题的作用与价值。解决问题的过程会促进各领域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数学学习的四个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和综合应用,每一个领域既有特定的学习内容,也有共同追求的目标。对于具体的知识技能,每一个领域有各自的目标与任务,而通过每一个领域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是一致的。在学习各领域内容的过程中应当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任务,同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学生各领域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下面的关于“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设计片段。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电脑出示购物情境,(小动物买铅笔)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提问:像这样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你还能说出一些例子吗?(学生说出许多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买铅笔”当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买铅笔。2.探究新知,构建模型。(1)模拟情景,探究方法。① 学生独立探究(操作体验),初建模型。教师提问:15 枝铅笔,卖给小白兔 9 枝,还剩下几枝?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呢?学生回答后,板书:15-9=?如果你是售货员,请你把卖铅笔给小白兔的方法用小棒来摆一摆。接着教师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探索 15-9 的计算方法。②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再建模型。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摆的?请把你的方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接着各小组汇报计算“15-9”的不同的方法,教师同时用电脑演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①一根一根地减;② 10-9=1,1+5=6;③ 15-5=10,10-4=6;④ 9+6=15,15-9=6;⑤ 9-5=4,10-4=6;⑥ 15-3-3-3=6;⑦ 15-2-2-2-2-1=6 等。 ③ 自学课本(讨论比较),构建模型。自学课本时,教师要求学生把书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