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一、当前新教师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 1.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带来的心理痛苦。一个带着理想的新教师在进人中小学工作半年后,多数教师必然感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与原有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从而产生失望的心理痛苦。主要表现在个人的努力和相应的成绩还得不到学生、同伴和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1)对学生的“失望”而带来的心理痛苦。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对新教师也充满着期待。新教师由于刚从学生的角色转换成教师,缺少实践经验,教师自己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时往往存在“单相思”的现象,与学生实际相脱离,教学目标显得太高;在教育教学手段的应用上由于缺少经验显得也较单一,课堂教学乏味单调,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在与学生相处上缺少沟通交流,往往得不到同学的尊重……与预期的效果来看,新教师失去了成就感,新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和良好形象无法得到体现。 (2)对教师同伴的、“失望”带来的心理楚痛。新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工作环境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能和睦、快乐地相处。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同伴成了自己工作业绩的竞争对象。这些现象都是与大学的理论教育截然相反的,也是自己意料之外的,这就自然引起教师的心灵伤痛。 (3)对领导的“失望”带来的心理困惑。在新教师心目中,学校领导是慈爱的、宽容的,爱新教师就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只关注自己学校的业绩,对新教师的工作业绩要求过高,对新教师的情感和心理感受关心较为欠缺。 2.从个人主义到他人主义角色转换带来的心理困惑。当代新教师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从事教师职业之前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意识,在家和大学,他人意识欠缺,缺少换位思考的能力。有相当一部分新教师在刚踏上教师工作岗位时,由于长时间养成的习惯,在与学生、教师同事、学校领导交往时,往往表现出对自己的利益考虑得多,他人利益考虑得少,缺少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不愿被他人分享。某中学有这样一位女教师,毕业从事初一英语教学工作二年后,积累了较好的教学经验,并自制一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具。但遗憾的是,别人向她借教具或请教教学经验时,都遭到她的拒绝,原因是怕自己的教学“秘诀”被他人“偷窃”,从而失去竞争力。在与学生相处时,总希望学生能绝对服从她,否则就认为“不是好学生”。正是这种个人主义的行为,在情感上得不到同事、领导、学生的尊重,感觉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