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式读法的几点困惑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安定乡中心完小 罗 娅 电话:15125630162摘要:自认为我的教学比较注重知识的理解与落实,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生涯中仍然碰到了很多困惑。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对带小括号算式的读法有着不同的意见。可是无论是过去的《大纲》和现行的《课标》对其读法也确实没有明确过。关键词:小学数学 算式读法 争议 困惑 教学一直认为我自己的教学比较注重知识的理解与落实,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生涯中仍然碰到了很多困惑。在此,就小学数学中关于算式的读法的争议与困惑谈些看法。仅供同仁参考与评议。案例一:一般算式的加、减、乘、除的读法在一次质量检测中,有道题“2×4=8,读作(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4乘 2 等于 8、2×4=8、二四得八、二乘四等于八……问题:这些错误在第一次练习中出现过,已经矫正过了,为什么在几周后测验中还会出现错误呢?出现错误的学生是怎样的孩子?教师是否重视算式的读法了?练习中是否出现读法的问题?分析:张三、李四、小王子……这些小朋友的名字出现了,都是“飘”在课堂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一堂课里集中起来的时间很少,也许恰巧在那个时刻没有听懂,于是这个知识在头脑中就是模糊或者空白。从心理学讲,人的第一次认识会扎根的,再擦掉会很难,起码要留下印记了。 回忆学习乘法的第一堂课,2×3,指出中间的乘号读作“乘”,算式读作“2 乘3”。让学生反复的读,随便看一个乘法算式来读,没有问题,很轻松。由于是读法,没有做很多的写出读法的练习。练习中学生首先出现的是 2×3,读作( 3 乘 2)的错误,分析原因这是受到一个加法,两个乘法算式的影响,学生没有读懂此题的含义。矫正了,就此放下。 反思:在上述原因的分析下,感到自己在备课时的几点问题。1. 算式的读法在教材中有统一的读法要求 例如: 1+2=3 读作 1 加 2 等于 3 (一上教材) 3-1=2 读作 3 减 1 等于 2 (一上教材) 6×3=18 读作 6 乘 3 等于 18 (二上教材) 3×6=18 读作 3 乘 6 等于 18 (二上教材) 12÷4=3 读作 12 除以 4 等于 3 (二下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乘法有两个算式表达一个图意,所以出现了两种对应算式的读法,而自己在教学中没有出现对比这样的练习,读法的一一对应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强化,造成了学生认识的模糊和漏洞。2. 对学生的个性了解认识不足初次教学这个班,对学生的认识不透,使得在第一时间内没有发现他们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