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内蒙古的民间文化艺术VIP免费

内蒙古的民间文化艺术_第1页
1/7
内蒙古的民间文化艺术_第2页
2/7
内蒙古的民间文化艺术_第3页
3/7
内蒙古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阅读提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国家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丰富和活跃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而设立的一个文化品牌项目。 前不久,国家文化部命名了528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内蒙古10个旗、县、乡入选。在新年首期,我们对刚刚获得这一命名的10个单位特做勾勒性介绍。 库伦旗 蒙古族安代舞 安代舞,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和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萨满教舞蹈,后来慢慢演变成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明末清初发祥并流行于库伦旗一带。 库伦旗位于通辽市西南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近年来,库伦旗对作为民族文化品牌的蒙古族安代舞的发掘、整理、保护工作有序展开,出版了安代词曲集成和研究论著,投资4500万元建设了安代博物馆,将安代舞改编为安代课间操,在全旗中小学校、幼儿园推广普及。这里有36支民间安代舞队长年活跃在城乡,已举办多次安代文化艺术节,安代广场、安代雕塑、安代文化墙成为安代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安代文化融入人们生活中,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96年,库伦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2006年,安代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敖鲁古雅乡 驯鹿文化 驯鹿文化,是指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在与驯鹿世代为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使鹿文化”。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泽地。 敖鲁古雅乡,位于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境内,是我国唯一放养驯鹿的民族地区,是狩猎鄂温克猎人的主要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制造地,是我国最后的狩猎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实施整体搬迁后,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积极的系列保护和挖掘。这里建设了民族博物馆,举办了多届使鹿部落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启动了猎民家庭游项目,鄂温克古老舞蹈萨满艺术化搬上舞台,收集整理、编撰出版了鄂温克民歌。鄂温克民俗文化和桦树皮制作技艺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名录,2013年将在这里举办第五届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 科尔沁右翼中旗 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蒙古语意为“说书”,是一种在蒙古族中流传的有着悠久历史的说唱艺术。乌力格尔最早用马头琴后来多用四胡伴奏来说书,内容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神化、英雄故事、章回小说包括蒙译汉文学和民间故事。 科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内蒙古的民间文化艺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