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异亮氨酸、亮氨酸与缬氨酸发酵 1 第十三章 异亮氨酸、亮氨酸与缬氨酸发酵 第一节 分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节机制 在 L 型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和缬氨酸(Val)的分子中,都具有由甲基侧链形成的分枝结构(见表 13-1),故称上述三种氨基酸为分枝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分枝链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素材,可以作为生物体的能源,也作为生物体成分的前体。但是,高等动物不能合成这三种氨基酸,故 Ile、Leu、Val 称为必需氨基酸。目前,分枝链氨基酸主要用作氨基酸输液的原料。 表 13-1 分枝链氨基酸的结构 名称 结构式 分子式 分子量 异亮氨酸(Ile) C6H13O2N 131.18 亮氨酸(Leu) C6H13O2N 131.18 缬氨酸(Val) C5H11O2N 117.15 Ile 分子内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因而,Ile 存在着 D、L、D 别、L 别四种光异构体(表13-2)。很难用化学合成法,或用化学合成法与酶法相组合的方法,廉价制造纯度高的 L 型Ile。Leu 与 Val 分别只有两个光学异构体,能够用化工合成、酶法分割的方法,较廉价地制造。要廉价生产高纯度的 L 型 Ile,只有采用发酵法,因此,Ile 发酵就成了分枝链氨基酸发酵的中心问题。然而,从自然界中,只找到了分泌 Leu 或 Val 的菌株,却找不到分泌 Ile 的菌株。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后半期,随着氨基酸生物合成系反馈调节机制的全部搞清,可以通过选育目的氨基酸代谢拮抗物抗性株的方法,从遗传上解除原菌株的反馈调节机制,从而可以利用这种抗性菌株,由糖直接发酵生产 Ile(Leu 或 Val)。 表 13-2 Ile 的四种光学异构体 L-Ile D-Ile D-别 Ile L-别 Ile 一、生物合成途径 1960 年,经过用粗糙链孢霉、大肠杆菌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及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第十三章 异亮氨酸、亮氨酸与缬氨酸发酵 2 的前体,进行研究的结果,确定了 Ile、Leu 及 Val 的生物合成途径(图 13-1)。出于 VaI 和Leu 的所有碳原子,都来自于丙酮酸,所以,Val 及 Leu 亦称丙酮酸族氨基酸。Ile 的六个碳原子中的四个碳原子来自于 ASP,所以,Ile 与 Thr、Ly s、Met 一起,亦称作 ASP 族氨甚酸。Umbarger 等研究的结果,清楚地说明,不仅 L-Thr 是 Ile 的前体,D-Thr 及 α-氨基丁酸也是Ile 的前体。并且指明,由 D-Thr 等物质生成 α-酮基丁酸的酶,不受反馈抑制。因此,可以用 D-Thr 或 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