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61-65(附答案与译文)VIP免费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61-65(附答案与译文)_第1页
1/10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61-65(附答案与译文)_第2页
2/10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61-65(附答案与译文)_第3页
3/10
1② 尤长于鉴别② 或待此以举火② 我欲取一时之名② 或待此以举火)。、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有()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150 篇 61-65(附答案与译文)善意的谎言文征明精于书画,尤长于鉴别。凡吴中①收藏书画之家,有以书画求先生鉴定者,虽贋品②,先生必曰:“此真迹也。”人问其故。先生曰:“凡买书画者,必有余之家。此人贫而卖物,或待此以举火③。若因我一言而不成,必举家受困矣。我欲取一时之名,而使人举家受困,我何忍焉!”(《四有斋丛说》)【注释】① 吴中:指苏州一带。②贋品:假货。③举火:点火做饭,这里是指度日糊口。【阅读训练】一、对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解释有误的是()文征明精于书画(精通)尤长于鉴别(擅长)虽贋品,先生必曰(虽然)人问其故(缘故)二、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① 文征明精于书画① 有以书画求先生鉴定者① 必有余之家① 必举家受困矣、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有(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 此人贫而卖物译文:② 使人举家受困,我何忍焉译文:四、说谎是不对的,可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又不得不说谎。特殊情况下说谎的目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为着一己私立,一种是为他人着想。想一想:文征明为什么要把贋品说成是真迹?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五、你能举出说谎引起不良后果的例子吗?答:参考答案】―、有误的是即使。2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有和。介词,对。助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有和。①介词,把;②连词,同“而”,不译。①副词,全;②动词,举起,升起,此处指“点燃”。三、①这(一定是)人家到了穷困的地步才卖这些东西。②使(卖书画的人)全家受困,我怎么忍心呢!四、示例:文征明把赝品说成是真迹,其目的是帮助卖书画的人度过生活难关,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五、示例:《狼来了》的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参考译文】文征明精通书法和绘画,尤其擅长鉴别。凡是吴中收藏书画的人家,有把书画(拿来)请他定的,即使是假货,他也必定说:“这是真迹。”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凡是购买书画的,必定是富有的人家。这(一定是)人家到了穷困的地步才卖这些东西,或许就等待卖书画的钱来糊口。如果因为我一句话而(买卖)不成,(那卖书画的人)必然全家受困。我想获取一时的好名声而使(卖书画的人)全家受困,我怎么忍心呢!”燕人还国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61-65(附答案与译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