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谈谈周作人儿童文学观论略与贵州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汇编谈谈周作人儿童文学观论略周作人儿童文学观论略由于自身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又使得他的儿童文学观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给儿童文学的进展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现代中国,尚未发现“儿童”和“儿童文学”时,周作人最早发现了“儿童”,并且提出“儿童的文学”的概念。他是“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观最早的表述者,在那一时代来说,具有了一定的进步性。同时,周作人在儿童文学讨论、儿童文学译介、儿童文学批判等方面都有建树,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由于他儿童文学思想中存在的缺陷,又使得他的儿童文学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周作人儿童文学观的进步性周作人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现代儿童文学的开拓、引领与播种。(一)发现“儿童”和“儿童文学”在西方,假如说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发现了“儿童”的话,那么在中国,发现“儿童”的人则应为周作人。卢梭发现“儿童”以他著名的教育著作《爱弥尔》为标志,因为在这部著作中他第一次发出了“要尊重儿童”的呐喊,这是科学儿童观形成的一个标志;周作人发现“儿童”,则是在 19xx 年。他在《儿童讨论导言》中提出:“盖儿童者,大人之胚体,而非大人之缩形……世俗不察,对于儿童久多误解,以为小儿者大人之具体而微者也”[1](p.211)这是我们能够见到的周作人关于“儿童”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也是中国关于“儿童”发现的最早的文字。1918 年 12 月,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的《人的文学》中,提出了妇女和儿童人格独立的问题,把“女人与第 1 页 共 1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儿的发见”,看做“‘人’的真理的发见”。周作人在他的《儿童的文学》一文中如是说:“中国向来于儿童,没有正当的理解,不是将他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管的灌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儿童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附属,而是具有特别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的大写的“人”,这样的理念既是对于“儿童”的一种崭新的认识,同时又是对儿童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儿童”开始被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认识。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儿童从来就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与独立的世界,或者被成人看做自己的附属,“儿童者本其亲长之所私有,若道具生畜然”[2](p.37);或者被成人“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得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而周作人此时已经认识到,儿童是真正的具有独立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