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活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重点难点】1.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2.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3 课时【活动过程】一、自学质疑(一)结合注释,了解本文主人公——屈原。屈原(前 340——前 278 年),名平 ,字原,战国时期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体诗歌新样式,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抒情长诗《离骚 》。主要作品有《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刘向把它们合编成《楚辞》。 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被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二)朗读课文,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给下列字词注音。属.(zhǔ)草稿谗谄..(Chán chǎ n )惨怛.(dá )谗人间.(ji à n)之帝喾.(kù)濯淖..(zhuónà o )皭.(ji à o )然泥.(ni è )而不滓.(zǐ)商于.( wū)屈匄.(gà i )靳.(j ì n)尚唐昧.(mò)咎.(ji ù)忠臣之分.(f è n)被.(pī)发餔.(bū )其糟相随属.( zhǔ )啜.(chuò )其醨.(l í)汶汶..( mé n mé n)温蠖.(huò )(三)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或工具书,逐字逐句理解文章意思,并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四)速读全文,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大意。第一部分( 1— 3) 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二部分( 4— 10)屈原由见“黜”而见“迁”第三部分( 11— 12)屈原自沉汨罗江的经过及屈原死后的影响(五)通览课文,按照“通假字”、“词类活用”、“重点语句翻译”等类别,进行文言知识积累。示例:博闻强志.“志”同“记”,记忆力(六)反思自学过程,写下你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七)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题,测试一下自主学习的结果。1、通假字(1)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志同“记”,记忆力(2) 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同“罹”,遭遇(3)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旨趣(4) 靡不毕见见同“现”,显现、表现 (6) 举类迩而见义远见同“现”,表达(7)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泥同“涅”,染黑 (8) 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接纳(9) 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见面礼2、词语释义(1) 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披散着(2)王甚任.之信任(3)不愿.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