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执政思想理论基础思考VIP免费

党执政思想理论基础思考_第1页
1/12
党执政思想理论基础思考_第2页
2/12
党执政思想理论基础思考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71年法国工人阶级经过武装起义建立的巴黎公社,但这仅仅是一次短暂的初步尝试,所建立的也仅仅是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布尔什维克党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欧洲、亚洲以至拉丁美洲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共产党人在占世界总人口1/3、世界陆地面积1/4的国度里走上执政舞台。人们不再只是从理论与纲领上去论证和设计社会主义社会,而是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崭新的社会制度,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马克思主义在如此众多的人口中和如此广阔的土地上,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历史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挫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些执政的共产党丧失了国家政权。但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这些党没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时代,长期僵化或走向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结果。在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风景这边独好”,生动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从十月革命至今80多年来,在不同国家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给了我们许多可贵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记取。其中最重要的启示之一,就是无产阶级政党要牢牢掌握国家政权,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密结合本国的实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执政之初,列宁曾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预言,试图建立“消灭货币的权力、资本的权力,消灭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列宁全集》第2版第12卷第75页),采取了一些超越第1页共12页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政策措施,在实践中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后来,列宁果断地改变了不切实际的观点和认识,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领导苏联党和人民克服了困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列宁曾经讽刺那种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都要到马克思那里去寻找依据的人,简直同盲人依靠拨杆一样可怜可笑。他还深刻地指出:“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列宁选集》第3版第1卷第162页)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事业,领导苏联人民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苏联在斯大林时期的实践,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有限于特殊历史条件和体制及思想的局限而导致的严重偏差和失误。斯大林之后,苏联共产党没有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内既存在教条主义地、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也存在背离和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倾向。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前苏共的一些领导人打着“改革与新思维”等旗号,背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领导,结果瓦解了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党,葬送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分裂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前苏共的兴衰成败给世人留下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其中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各国共产党人教益尤深。同样给人以深刻启示的是曾一度掌握全国政权的柬埔寨共产党。1975年,柬共执政以后,不是结合本国的实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是置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于不顾,完全从本本出发,机械地照搬一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原则条文。他们强制性地推行不要城市、不要商品、不要货币、不要工资等错误政策,实行全民供给制的所谓“特大跃进”,给人民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灾难,最终导致党亡政息。可见,无论是从右的方面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是从“左”的方面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教条和僵化的极端,都会动摇共产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直至导致丧失政权。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后,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同样有经验,也有教训。尽管曾有过脱离中国国情,僵化地、第2页共12页教条地对待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党执政思想理论基础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