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师家沟北方民居中的稀世珍宝-旅游管理师家沟 北方民居中的稀世珍宝从汾西县驱车向东南方向五公里,穿过几多沟沟坎坎,一片湮没于黄土中、鳞次升高的古老民居建筑群便悠然地呈现在眼前,向我们展开了它的古老、神秘、幽静⋯⋯ 师家沟到了,这里虽然没有盏盏红灯高悬,也没有彩旗猎猎作响,但它所有的正是我心仪已久的宁静、自然和古朴。村落 气势雄峻稀世版本站在师家沟的公路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尊风中矗立的“节孝牌坊”,周身雕刻着猫、象、葫芦等灵物,想当年一定是无比荣耀。据牌坊上所刻的字样可知, 石牌坊建于清咸丰七年 (1857 年),主人是“敕赠儒林郎国学生师自省安人赵氏、 张氏、儒林郎师五音安人刘氏之坊”。节孝牌坊给我的感觉很复杂,钦佩却也伤感, 不知道这三位女性是经历了怎样的自我禁锢和牺牲,才赢得这凝固的礼赞与流芳。 牌坊虽然历经百余年岁月的洗礼,有些部位已显残破, 但却肃穆依然。往昔的师家沟透过这斑驳的石牌坊首先让我感到了深深的厚重。正在我凝神之际,一位敦实厚道的大哥在此路过,他自称叫师耀龙,今年五十多岁了, 就是地道本村人, 闻听我对师家沟兴趣浓厚, 主动要给我当导游,我自然求之不得。师大哥外表看是纯粹的农民形象,说起话来,却透着文气,耕读传家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告诉我, 他已是师氏的第八代, 说起祖上典故如数家珍,当然,这本来就是他的家珍。师家沟村主要有师、要两姓,这一片清代窑洞民居群,兴于清乾隆三十二年,相传是由第三代的师家四兄弟做官发达后始建,两百多年间,历经几代精心修筑扩张,由最初的祖宅而逐步扩展到了整个村落。由于建筑的奇特、 典雅和繁华, 在清朝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到了清代2 / 7 后期,师家也不可避免地随着时代衰落了,师家的宅院再没有进行过修缮,又由于地处偏僻山乡, 被原汁原味儿地保留了下来。 虽然在动荡与战乱中幸存, 但如今却已繁华落尽,被淹没于黄土高坡之中。跟随师大哥,我们来到了沟对面的土岭上,俯瞰全貌,村子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沟,避风向阳,一座座院落如繁星点缀,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别处的大院是一座院,或者几座院,师家沟的院落是一个村,30 多座院落层递而上,整整挂满了一面坡。一排排房屋依山而建,鳞次升高,高到几乎和背后的黄土岭融为一体, 才悄然停下。 总体布局充分利用了黄土高原的山坡沟地形态,顺势构思,设计巧妙,气势雄峻,不愧是北方民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