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复习题选择题1.从青年时期起,毛泽东就以十分尊敬的态度,对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革命精神作出崇高的评价。毛泽东対孙辛山的称谓有:“伟大领袖”“处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大革命家”“伟大革命家”“中国民族革命的领袖”“中国最早的革命民主派”“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或“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中国大革命家”“我们的先辈”等。其中,最能反映孙中山开创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的历史地位的称谓是()A. “伟大领袖” B. “中国民族革命的领袖”C. “中国大革命家” D. “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2.孙中山(1866~1925)在回想录中说:“28 岁那年,我就与 20 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 岁那年”的重要行动是( )A.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B.联合其它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C.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标语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3.他上书李鸿章规定改革被回绝后,只得出国,前往他早年曾求学的檀香山。这时甲午中日战争暴发已三月余,日军已侵入中国东北。怀抱“改良祖国”大志,却痛感报国无门的他愈益优愤,遂在华侨中揭发清王朝的腐朽残暴,倡议集结团体,共谋救国大计。为此“他”A. 发起了“公车上书”B. 组织了兴中会 C. 领导了武昌起义 D. 提出了国共合作4.某班同窗拟举办辛亥革命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构想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当选择在A. 武昌 B. 南京 C. 东京 D. 广州5.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由于不肯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肯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肯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6. 观察下边漫画《吾皇万岁万万岁》。君主专制制度早已不在,但其思想余毒还存。下列哪个事件使“皇帝”最后退出中国历史舞台A. 义和团运动 B. 解放战争结束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7.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获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与近代哪一人物有关?( ) A.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