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琴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技术2021年01月28日一、化妆品中微生物检验概述二、微生物检验方法三、概述Entrepreneurialactivitiesdiffersubstantiallydependingonthe五、化妆品中常用中和剂四、供检样品的制备六、细菌总数测试流程七、微生物检验方法总则重点八、详细操作步骤重点九、一次性卫生用品标准十、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化妆品因含有水分,油脂,蛋白质,多元醇等,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造成产品变质,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产品污染,往往在化妆品中加入防腐剂(尼珀尔金甲脂、乙酯、丙脂及苯氧乙醇等),因此,化妆品一方面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由于防腐剂的应用又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一、化妆品中微生物检验概述二、微生物检验方法1.(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GB/T7918.1-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总则2.菌落总数(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GB/T7918.2-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3.耐热大肠菌群(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粪大肠菌群:GB/T7918.3-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4.铜绿假单胞菌(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GB/T7918.4-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5.金黄色葡萄球菌(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GB/T7918.5-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6.霉菌和酵母菌:(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三、概述•细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耐热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妆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pH值、需氧性质等),1g(1mL)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本方法规定的条件下生长的嗜中温的需氧性和兼性厌氧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化妆品检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1g或1mL化妆品中所污染的活的霉菌和酵母菌数量,藉以判明化妆品被霉菌和酵母菌污染程度及其一般卫生状况。•本方法根据霉菌和酵母菌特有的形态和培养特性,在虎红培养基上,置28±2℃℃培养5d,计算所生长的霉菌和酵母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检验周期:未检出2天,检出4天•属于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能产生绿脓菌素。•此外还能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42±1℃℃条件下能生长。该菌对人有致病力,可使伤处化脓,引起败血症等。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广,空气、水、土壤。检验周期:未检出2天,检出3-4天•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在44.5℃培养24h—48h能发酵乳糖产酸并产气。•该菌主要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粪便,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化妆品的卫生质量,推断化妆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检验周期:未检出2天,检出3天•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无芽胞,无荚膜,能分解甘露醇,血浆凝固酶阳性。•该菌是葡萄球菌中对人类致病力最强的一种,能引起人体局部化脓性病灶,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耐热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四、供检样品的制备五、化妆品中常用的中和剂1.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培养基成分中直接有卵磷脂(1g)吐温80(7g)。(稀释法也能同步起到中和的效果)2.国际方法:尼泊金酯类防腐剂的中和剂:吐温80(30g/L)和卵磷脂(3g/L)+普通肉汤。六、细菌总数测试流程细菌的培养供试液的制备检查结果,观察与计数混合平板的制备数据处理,书写检验报告单七、微生物检验方法总则重点样品应具有代表性样品外包装不少于2个包装单位的取样中共取10g或10mL样品放置供检样品,应严格保持原有的包装状态。容器不应有破裂,在检验前不得打开,防止样品被污染。不复测应置于室温阴凉干燥处,不要冷藏或冷冻。样品量严格上微生物无复测一说,因此对微生物检验人员要求严格。八、详细操作步骤重点培养基配制所配制培养基可冷藏和冷却备用为分步骤检测提供基础。单位菌落总数和霉菌酵母菌总数单位CFU/g或CFU/ml。有效数字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应以四舍五入法计算。“不可计”“不可计”注明稀释度TTC亦不可多加会抑制菌落生长九、关于TTC为便于区别化妆品中的颗粒与菌落,可在每100mL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中加入1mL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