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降解纤维素.哪些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结构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通过对降解纤维素微生物系统发生的分析,可知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微生物分布在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许多菌属中,其中真菌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有机质特别是纤维素物质的主要降解者。.降解纤维素微生物种类微生物按照对纤维素酶的分泌情况和所产纤维素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对天然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比较弱,但可以大量合成可分泌到胞外的纤维素酶,如常见的木霉、青霉等;另一类是对天然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强,但分泌到胞外的纤维素酶活力较低,如担子菌;还有就是对天然纤维素分解能力强,但其纤维素酶基本不分泌到胞外,而是存在于细胞壁上,如细菌。.微生物破坏纤维素方式纤维素的微生物破坏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一种是破坏外部,然后向内发展;另一种是由内向外侵蚀。微生物分解纤维素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合成胞外纤维素酶,但有少量的微生物合成纤维素酶簇降解结晶纤维素。.纤维素酶系内切葡聚糖酶(Endoglucanase,EG.EC3.2.1.4)外切纤维素酶(Cellobiohydrolases,CBH,EC3.2.1.91)β-葡萄糖苷酶(Glucanases,GE,EC3.2.1.21).纤维素降解中的协同理论纤维素降解中的协同理论按照传统的观点,真菌纤维素酶系降解纤维素被认为是所谓的内切葡聚糖酶(Endoglucanase,EG.EC3.2.1.4)、外切纤维素酶(Cellobiohydrolases,CBH,EC3.2.1.91)和β-葡萄糖苷酶(Glucanases,GE,EC3.2.1.21)协同作用结果。.《纤维素酶生产菌的选育及纤维素降解特性的研究》陈丽莉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热门微生物较热门的有绿色木霉,黑曲霉,白腐真菌,褐腐菌等。.微生物研究状况.绿色木霉董义伟通过一系列实验来研究绿色木霉酶解作用条件和酶解过程研究。他得出以下结论:1.酶解过程中水份的变化和酶解的强弱联系紧密,随着水解强度增加培养基中的水分含量上升,到第四天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减弱。.2.酶解过程中各种酶活力变化不一致。内切酶活力上升很快,到第三天到达高峰,以后越来越低,而外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则一直上升,但是酶活力要远远低于内切酶。由于纤维素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单一的酶都很难有效降解它,而只有各种酶协同作用,才能够对其进行降解。.3.酶解条件一般来讲,滤纸和脱脂棉可以用来测定纤维素酶的糖化活性,该实验研究表明:在pH5.2和55℃时对滤纸糖化活性最高,在pH4.8和50℃时对脱脂棉糖化活力最高。本实验所得内切酶在微酸条件下比较稳定,PH8以后酶活力就迅速下降,这和大多数真菌类的纤维素酶是一致的。在酶的热稳定性实验中发现,在比较高的温度下酶活力下降很快,到80℃时候,已经几乎检测不出酶活力,表明酶蛋白已经变性。.乙醇对酶活力起抑制作用,乙醇浓度越高,酶活力越低。在同步糖化发酵过程中,由于乙醇的产生,会直接抑制葡萄糖的生成,所以一定要想办法移除它。通过十几种金属离子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实验,我们发现,ca2+、Mg2+,Mn2+,Fe3+,Cu2+对酶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cu2+最高。Li+、K+、Ag+、Hg2+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以Hg2+作用最强,而Na+、Zn2+则对酶活力影响不大..绿色木霉固态发酵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董义伟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黑曲霉黑曲霉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兼具低分子量木质素酚型、非酚型类物质的降解能力。其对木质素降解是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共同的结果,黑曲霉产酶高峰处于菌体生长较稳定的时期。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培养30d使木质素降解率达16.87%,同时对纤维素、半纤维素也有较高程度的降解:降解率分别为39.85%.45.32%。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稻草木质素结构被破坏,黑曲霉木质素各官能团的降解作用所不同。.《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及产酶研究》习兴梅,曾光明,郁红艳,陈芙蓉,黄红丽,李峰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褐腐菌褐腐真菌是降解木材能力极强的一类担子菌,可在木质素少量被修饰或降解的情况下彻底降解木材,造成纤维索和半纤维素迅速解聚。它是一种研究天然木质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