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VIP免费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_第1页
1/15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_第2页
2/15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_第3页
3/15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ntra-aortic balloon pu mp,IABP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1952 年,Adrian Kantrowitz实验研究证明,将血液自股动脉吸出,舒张期回注入冠状动脉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标志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应用的开始。1968 年,Kantrowitz报道了一组 16 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源性休克病人临床应用IABP 治疗,其中 13 个病人从心源性休克状态中恢复过来。1969 年,Summers 等第一次较全面地报告了 IABP 支持下病人血流动力学和冠状动脉影像学变化的资料。随着经皮穿刺插管技术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和反搏泵工艺上的改进,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治疗在临床上进入了成熟期。在冠脉左主干病变病人的术前准备、高危或冠状动脉造影失败病人的应用、主动脉瓣狭窄、心脏移植术的过渡、对右心功能的支持等方面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此外在其他方面治疗如败血症病人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而药物支持无反应时,心脏钝性损伤所引起的心源性休克,以及在治疗过量服用负性肌力药物(如 β-受体阻滞剂)等情况时,在 IABP 支持下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以来,这一技术临床应用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 ICU、CCU 等重症护理单位的建立,已使这一技术的床旁急救应用变成了现实。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工作时驱动气体往返进出气囊。在心脏搏动的舒张期,球囊从排气状态突然膨胀充气,在胸降主动脉内占有了一定的体积,将原来占据该体积的血液顺、逆着动脉走行向终末端器官灌注。在收缩期,球囊从充气状态突然收缩排气,其所占据的体积被周围血液迅速回流填充。其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主动脉收缩压降低,主动脉舒张压升高,平均动脉压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左心室后负荷降低,射血分数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内膜下心肌存活率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可以获得的生理学结果: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来改善心肌供氧;降低主动脉收缩压(后负荷),减少心脏作功;进而改善了那些心功能受到损害病人的前向性血流,提高了心输出量。在排气时主动脉压力骤然下降,同时产生一个类似负压吸引作用使得主动脉瓣迅速开启。在主动脉压力降低的同时左心室也获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