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教师版) 【学习目标】1. 诵读诗歌,鉴赏诗歌。 2. 正确地看待战争,并感受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 3.分析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
《望月怀远》【学习目标】1 感受初唐诗阔大雄浑、豪迈恢弘的艺术境界。 2 初步熟悉张九龄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 了解本诗...
送魏万之京【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和背景2、理解诗歌内容、感情【预习】1、作者及背景介绍李颀(690?-715?),赵郡人。开元二十三年(...
春江花月夜(教师版) 【学习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3、培养学...
第 4 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单元导读靖康之变之后,朝廷偏安一隅,宋金形成对峙,历史进入南宋时期。在南宋的一百五十年间,内忧外患相始...
第 1 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单元导读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个辉煌。唐王朝统治开明,民族心态健康自信,社会稳定繁荣,文化...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杜甫是盛唐诗歌的另一座高峰,被誉为“诗圣”。他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巨人,世人称他们“李杜”。“国家不幸诗家幸,赋...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唐五代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词最早流行于民间,文人填词之风始于唐中叶,晚唐填词之风更盛,所用词调有所增...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
寄李儋元锡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界标,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中唐大历...
专题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专题导语:“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诗歌风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唐诗由此进入另一个相对繁...
诗歌语言的鉴赏(一)——炼字、炼词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
兵车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755 年的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
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一、字音识记1.万壑(hè) 2.青冢(zhǒnɡ)3.环珮(pèi) 4.琵琶(pí)(pá) 5.飧(sūn) 6.旧醅(p...
专题四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导语:杜甫与李白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峰并峙的高峰,杜甫也是盛唐最后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坎坷,却忧国...
专题十一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专题导语:南宋一百五十年间,始终与内忧外患关联。悲愤、抵御外侮、恢复失地是这一朝代的最强心...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指导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并且每一类型的诗歌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对诗歌类型及其宏观鉴赏的总结也很重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满江红(怒发冲冠)“极其工”“极其变”是清代词学家朱彝尊对南宋词的评价。“极其工”是...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一、字音识记1.卜算子(bǔ) 2.驿外(yì)3.更著(zhuó) 4.碾作尘(niǎn)5...
专题十二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导语: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和发展,直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