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争鸣的讨论会 一九五七年一月下旬,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开了一次“中国哲学史座谈会”。当时正是提出双百方针以后,是为了贯彻“百家...
一部值得重视的书读阿克巴尔《中国纪行》 张至善、张铁伟等同志翻译的阿里·阿克巴尔著《中国纪行》,我认为,是一部非常值得重视、非常重...
夜读随笔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呀!停战协定已经签字,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将在几分钟后结束。然而此时绵延百里的前线却进行着...
要尊重和团结非党干部学习《陈云文选》的有关论述 《陈云文选》对党的干部政策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应当怎样正确对...
燕卜荪·奥登·司班德 十、燕卜荪(一九○六——一九八四) 燕卜荪同中国有缘,但他不是因中国才出名的。早在他在剑桥大学读书的时候,他的...
学术自由与自由化章开森/盛增祥/叶飞/徐匡 一 学术自由,或者科学无禁区,是一件事情的两面。从肯定的、积极的意义上讲,是学术自由;从...
学科的危机与思想的边界 《读书》一九九四年三期头版关于“人文精神”的对话,以人文学者自身的检讨来探求人文精神在当代的现实可能性,可...
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修订版序言 薛暮桥同志所写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于一九八○年出版问世之后,初版仅五万本...
需要一部关于改革的史书 我希望能读到一本关于改革的史书。这本书姑且名之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史》。为了研究改革、宣传改革...
性而上的迷失 有些事情如俗话说的:你越把它当回事它就越是回事。所谓“性”就是这样。 性算不上人的专利,是一种遍及生物界的现象,一种...
醒世惊人 苏绍智的《布哈林论“新利维坦”》、郑异凡的《新思维:历史和现实》、于浩成的《维辛斯基其人其事》(苏、郑文见《读书》,于文...
新思维:历史和现实读戈尔巴乔夫的两篇新著 甲:最近戈尔巴乔夫忙着著书立说,在十月革命七十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作了一个长篇报告,接着又发...
向陈翰伯三鞠躬 《读书》第十期王干、金克木、赵越胜、朱正琳的读书随笔,真可谓掷地有声。这不但要感谢作者,而且还要感谢《读书》。因此...
现代性的反省 在台湾学者同行之中,我一向比较喜欢杭之的文字。他的社会文化评论,不似有些人写得那般潇洒、飘逸,见灵性,但看得出是下过...
细哉文心读宗璞《南渡记》 两年前,宗璞六十岁生日,冯友兰先生写了一副对联送给她: 百岁寄风流,一脉文心传三世; 四卷写沧桑,八年鸿...
我们正在探索 建国三十五年,尽管经历了曲折起伏,出版事业仍然取得了世所公认的巨大发展。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继续前进?改革是必由之路。...
我们的文化难题 当前中外文化互相冲击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世界的问题,因为十亿人口大国的文化不能不影响世界。单从中国方面说,就科...
文艺书插画一勺力群/罗工柳/彦涵/贺友直关于书的杂感 近年以来,我在教书,编书,当然也看书和买书,但买书是有条件的,我辈能买得到而又...
文以短为尚 读到一九八八年第一期卷首的一系列短文,令人高兴。倒不是因为作者中不少是名家高手,而是因为这些文章确实写得高明。不少书评...
文化三型·中国四学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薛宝钗 ■听说你近来看了几本新书,又有了不同寻常的怪论,是不是? □这是你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