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的健康不但包括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心理素质之上的,健康的心理如同健康的身体一样,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普遍意义,即能够对他们个性的各个方面,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班主任通过对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协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改善人际关系,提升思想理解、心理素质,还可促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据社会调查报道,当前,中学生当中近二分之一的学生存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方面的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适合障碍等等,都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增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下面是自己多年来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就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和感悟:一、培养健康意识,树立健康观点。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意识、观点,意识指导行为。要对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培养健康意识,强化观点。人类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已持续深化而发展,这种理解已发生飞跃,不再局限于生理机能的正常和疾病的减少,还包括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理解、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的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学生也应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平时遇事学会调节,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常言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一旦培养了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树立了健康观点,理解清晰了,就会指导自己的行动。作为班主任老师,可利用每周的班会,固定时间,专题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多方搜集一些典型的因心理缺乏健康而带来严重后果的材料,让学生感知、感受、感悟。还能够每月办一期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黑板报,通过板报宣传,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健康观点。除此外,比如展开这个方面的知识竞赛,辨论会,观看相关影片等形式,都可协助学生培养健康意识,树立健康观点。二、注重学生,了解学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注重人,注重人就是注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就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而这些领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注重自己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学生,用一颗真诚的爱心、耐心、恒心、公正之心感化、陶冶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内化,得到安慰,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