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一、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提高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执法水平和动物防疫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养殖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二)改革原则。推进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与畜牧生产行业管理适当分开,强化和提升政府对动物卫生工作的管理力度;将动物卫生行政执法与技术支持职能分开,对现有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各类机构及其行政执法职能和动物卫生技术支持机构及资源进行整合;将动物防疫等公益性动物卫生职能与动物疾病诊疗等经营服务性活动分开,把动物疾病诊疗、动物保健和兽药、饲料经营等推向市场。二、建立健全动物卫生工作体系(一)建立健全动物卫生行政管理机构。1.组建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与市政府工作部门相同。该局内设7个职能处室,具体为动物卫生监督处、动物疾病控制处、畜产品安全监管处(市饲料工业办公室)、兽医医政管理处、畜牧草业管理处(市奶类发展项目办公室)、计财处、办公室。将市农委承担的动物防疫、检疫、兽医医政、兽药药政、饲料、种畜禽、奶业、畜牧、草业等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划入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将市饲料工业办公室承担的饲料工业管理职能、市奶业管理办公室(市奶类发展项目办公室、市乳品质量监测中心)承担的奶业行业管理职能和市种畜禽监督管理站承担的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职能,划入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2.组建东陵、于洪、苏家屯、新城子4区和新民、辽中、法库、康平4县(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为同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与同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相同,内设机构限制在5个以内。第1页共5页将区、县(市)农林局或农牧局承担的动物防疫、检疫、兽医医政、兽药药政、饲料、种畜禽、奶业、畜牧、草业等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划入区、县(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农牧局更名为农村经济局。3.组建浑南XX县区、铁西XX县区、棋盘山开发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办公室,不设内设机构。(二)建立健全动物卫生行政执法监督机构。1.组建市动物防疫监督所。2.将现有的市铁路动物防疫监督检验所更名为市铁路动物防疫监督所。3.组建东陵、于洪、苏家屯、新城子4区和新民、辽中、法库、康平4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所。上述机构为执法监督机构,分别隶属于市、区县(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领导。(三)建立健全动物卫生技术支持机构。1.组建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组建市兽药饲料和畜禽产品安全监测中心。3.组建东陵、于洪、苏家屯、新城子4区和新民、辽中、法库、康平4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药饲料和畜禽产品安全监测中心)。上述机构分别隶属市、区县(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领导。(四)加强乡(镇)或区域动物卫生机构建设。根据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开的原则,将由原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组建乡(镇)或区域动物防疫监督所,加挂动物防疫检疫站牌子,为所在区、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所的派出机构,人员、经费、业务等由区、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所管理。同时,业务上受区、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五)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体系。每个行政村和涉农社区聘用动物防疫员1名,从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执业兽医人员中选聘,接受乡(镇)或区域动物防疫监督所(动物防疫检第2页共5页疫站)的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和监督管理。三、关于职能和业务范围的确定(一)市、区县(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和浑南XX县区、铁西XX县区、棋盘山开发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动物卫生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和计划;负责拟定本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和计划;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本地区畜禽饲养情况的统计工作;监督管理行政区域内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饲料、种畜禽监督管理;负责动物产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