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形式本身并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需要经过语义解释。信息是关于现实世界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为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是对数据语义的解释; 数据表示了信息,而信息只有通过数据形式才能被计算机理解和接受。 数据库: 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它是包含数据库的具体应用系统,由支持该应用系统的某一具体的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三部分组成。 事务:是通过访问数据库完成用户特定任务的程序片段,是对数据库一系列访问组成的逻辑单位。 数据逻辑独立性:当数据的总体逻辑结构改变时,通过对映像的相应改变可以保持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编写的,所以应用程序不必修改。 数据物理独立性: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通过对映像的改变可以保持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 关系模式规范化:通过模式分解把属于低级范式的关系模式转换为几个属于高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的过程。 死锁:当两个或多个事务相互等待对方所拥有的锁被释放时,所产生的僵持局面。 数据模型: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的数据和信息。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一种对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定义和操作的句法,为大多数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工业标准。结构化查询语言,是标准的数据库语言。 视图:是命名的、从基本表导出的虚表,它是物理上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它的定义。 串行调度:每个事务的操作连续执行,各事务之间的操作没有任何重叠的调度。 Cluster index: 聚簇索引也叫簇类索引,是一种对磁盘上实际数据重新组织以按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列的值排序。 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2. 可串行化调度: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按某一次序串行执行它们的结果相同,我们称这种调度策略为可串行化的调度。 3. 数据库封锁类型: 共享锁:如果事务在数据项上加一个共享锁,那么该事务只能读而不能更新数据项。 互斥锁:如果事务在数据项上加一个互斥锁,那么该事务既可读也可更新数据项。 4. 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