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药 考 试 重 点 总 结 鉴 别 用 药 白 芍 与 赤 芍 : 在 功 效 方 面 , 白 芍 长 于 养 血 调 经 , 敛 阴 止 汗 , 平 抑 肝 阳 ; 赤 芍 则 长 于 清 热 凉 血 , 活 血 散 瘀 , 清 泄 肝 火 。 在应 用 方 面 , 白 芍 主 治 血 虚 阴 亏 , 肝 阳 偏 亢 诸 证 ; 赤 芍 主 治 血 热 、 血 瘀 、 肝 火 所 致 诸 证 。 又 白 芍 、 赤 芍 皆 能止 痛 , 均 可 用 治 疼 痛 的 病 证 。 但 白 芍 长 于 养 血 柔 肝 , 缓 急 止 痛 , 主 治 肝 阴 不 足 , 血 虚 肝 旺 , 肝 气 不 舒 所 致的 胁 肋 疼 痛 、 脘 腹 四 肢 拘 挛 作 痛 ; 而 赤 芍 则 长 于 活 血 祛 瘀 止 痛 , 主 治 血 滞 诸 痛 证 , 因 能 清 热 凉 血 , 故 血 热瘀 滞 者 尤 为 适 宜 。 川 贝 母 与 浙 贝 母 : 川 、 浙 二 贝 之 功 , 基 本 相 同 , 但 前 者 以 甘 味 为 主 , 性 偏 于 润 , 肺 热 燥 咳 , 虚 劳 咳 嗽 用 之 为 宜 ; 后 者 以 苦 味为 主 , 性 偏 于 泄 , 风 热 犯 肺 或 痰 热 郁 肺 之 咳 嗽 用 之 为 宜 。 至 于 清 热 散 结 之 功 , 川 、 浙 二 贝 共 有 , 但 以 浙 贝为 胜 。 龙 骨 与 牡 蛎 : 龙 骨 与 牡 蛎 均 有 重 镇 安 神 、 平 肝 潜 阳 、 收 敛 固 涩 作 用 , 均 可 用 治 心 神 不 安 、 惊 悸 失 眠 、 阴 虚 阳 亢 、 头 晕 目眩 及 各 种 滑 脱 证 。 然 龙 骨 长 于 镇 惊 安 神 , 且 收 敛 固 涩 力 优 于 牡 蛎 ; 牡 蛎 平 肝 潜 阳 功 效 显 著 , 又 有 软 坚 散 结之 功 。 黄 连 、 黄 芩 与 黄 柏 : 黄 芩 、 黄 连 、 黄 柏 三 药 性 味 皆 苦 寒 , 而 黄 连 为 苦 寒 之 最 。 三 药 均 以 清 热 燥 湿 、 泻 火 解 毒 为 主 要 功 效 , 用 治湿 热 内 盛 或 热 毒 炽 盛 之 证 , 常 相 须 为 用 。 但 黄 芩 偏 泻 上 焦 肺 火 , 肺 热 咳 嗽 者 多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