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乡关何处有感VIP免费

读乡关何处有感_第1页
1/2
读乡关何处有感_第2页
2/2
读《乡关何处》有感凡人处世,总难逃名缰利锁。雅人利欲易退,然则名心实难消磨无痕————题记读《乡关何处》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此书作者是野夫,本名郑世平,1986年插班考进武汉大学中文系,1988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XX省XX市公安局政治处工作。1990年以泄露国家机密罪获刑六年。1995年减刑出狱。服刑期间,妻离子散,父亲癌症去世;出狱之后,母亲投江自杀,尸骨无存。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北京创办图书公司,成为全国民营书业十大策划人。20XX年6月成为香港《亚洲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连续报道两次,2006年获“第三代诗人回顾展”之“杰出贡献奖”,20XX年获“20XX当代汉语贡献奖……他有着一段传奇而坎坷的人生。(详见《是非恩仇20年》)最初接触到野夫是因为他写的一篇散文《记忆中的花园》,当时读完后认为作者若没有亲身的经历,文章是不会写的那么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然后我就开始关注野夫了,到网上查找他的资料,了借他的生平,读他的文章,关注他的动态。再然后就成为了他的一位粉丝。近日购得《故乡何处》,断断续续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看完之后心情很低落,我一般看的书籍大都情感色彩比较浓烈,这大概与本人性格有关系。我不得不说书中写的故事真的太感染人了,是那种读完后再回味的时候依旧悲从中来。该书是野夫用他的血与泪创作而成。此书写了他的外婆、大伯、母亲、挚友等的故事。“这是一篇萦怀于心而又一直不敢动笔的文章。是心中绷得太紧以至于怕轻轻一抚就砉然断裂的弦丝。却又恍若巨石在喉,耿耿于无数个不眠之夜,在黑暗中撕心裂肺,似乎只需默默一念,便足以砸碎我寄命尘世这一点点虚妄的自足。又是江南飞霜的时节了,秋水生凉,寒气渐沉。整整十年了,身寄北国的我仍是不敢重回那一段冰冷的水域,不敢也不欲去想象我投江失踪的母亲,至今仍暴尸于哪一片月光下……”这是文章开头的部分,还没有读完全书,我就感受到了野夫发自内心的悲伤、愧疚、和恨。第1页共2页不知道谁说过“人最痛苦的莫过于梦醒之后无路可走。于我,则常是中宵酒醒之后,无路可走而深陷回忆,牵出无数往事的余痛”。野夫就是这样,读野夫的文章常常感到一股江湖的气息,他所结交的朋友几乎都为侠义之士,自己入狱也因为“义”。它们的身上有着魏晋时期文人的“狂”。刘镇西、郑家桥、李如波、王七婆……都是那个时代的奇才,但他们和野夫一样有着一股侠气,刘镇西在文革时候敢说“真话”,获刑7年,无所畏惧。郑家桥淡薄名利,潇洒自由,与世无争。李如波孤芳自赏,不随波逐流,坚决不与时代妥协,遗憾终身。王七婆在生意场上大起大落,妻离子散,最终寻找到灵魂寄托,安心于文学创作。大伯与王冰松的爱情因为当年的一念之差而抱憾终身,当两个白发翩翩的老人跨越时空见面的那一刻,无语凝噎。相视一阵苦笑。无奈物是人非。“我”的母亲在出狱不久,投江自杀。尸骨无存。多么倔强的一位老人,在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不公、丧夫后,她已看淡了一切,她去追寻她的母亲、丈夫、国民党的父亲、祖父。也许活着对于她来说已经是这一种磨难。野夫对于他的故乡、故人、故事是深情的,是无法割舍的。最为重要的是无论我们身处何处,对于故乡的情感永不能忘却。因为魂牵梦绕的故乡里,有故“人”还有故“事”。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乡关何处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