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本文从教育信息化的起源、教育信息化的定义、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教育信息化的范围、教育信息化的层次、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及规划、教育信息化的要素和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等10 个方面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全面论述。一、教育信息化的起源“信息化” (informationization)一词最早于20世纪 60 年代出现在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献中,当时对“信息化”这一概念主要是从产业角度进行阐述和界定的。20 世纪70 年代,德国、 欧共体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和发展的规划,这些规划都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要一环。1993 年 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 ,俗称“信息高速公路”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1ogy,简称 IT) 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其带动之下,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从而带动了全球信息化建设的浪潮。我国政府对国家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1997 年 4月,中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的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概念,并把国家信息化定义为: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 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 广泛利用信息资源, 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有四层含义: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四个现代化;二是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三是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四是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 世纪 90 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 IT 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 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 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我国自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