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治疗康复科理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定义•研究应用人工或天然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冷热等)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等的专门科学。作用机制•物理因子对人体引起的特殊生物理化反应、生理效应、治疗效果等,是通过直接作用、神经反射作用和体液作用的途径完成的。本科室物理因子治疗项目电疗法(直流电、低频、中频、高频)超声波疗法(直接接触法、水下法、超声药物导入)光疗法(红外线、紫外线、激光)肌电生物反馈第一节电疗法应用电流或电磁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通常包括:•直流电疗法(利用低电压(50-100V)的直流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低频电疗法(应用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电疗法(应用频率1~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等。(应用频率高于100KHz的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电疗的生理与治疗作用直流电生理与治疗作用•神经系统:镇静、止痛和兴奋作用。•循环系统: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的愈合•改变组织的含水量。•改善局部营养和代谢。适应证-深、浅静脉血栓、骨折延迟愈合、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炎、神经痛、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术后疤痕粘连、皮肤慢性溃疡等。•禁忌证-急性湿疹、出血倾向性疾病、心力衰竭、对直流电过敏者。低频电生理和治疗作用•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刺激神经肌肉的低频电疗(电体操,NMES;功能性电刺激,FES)。•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低频电疗。•3、镇痛的低频电疗。•4、促进骨折和伤口愈合的低频电疗。•5、其他适应症NMES:各种上、下运动神经元麻痹,神经失用症,各种原因所致的废用性肌萎缩,肌腱移植术后,关节制动后,大型手术后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禁忌证-戴心脏起搏器者,恶性肿瘤部位,出血倾向等。FES: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辅助站立和步行控制、上肢运动、呼吸功能障碍、肩关节半脱位、排尿功能障碍尿潴留、尿失禁。其他:急性疼痛、慢性疼痛、改善周围血液循环•促进骨折、伤口愈合。中频电生理和治疗作用•1、镇痛作用;即时镇痛作用、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锻炼肌肉•4、软化疤痕、松解粘连:中频电流刺激能扩细胞与组织的间隙,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而后分离。•5、消炎作用适应症•外科疾患•瘢痕肥厚、瘢痕粘连、肠粘连、肌肉韧带关节的劳损、•扭伤、关节炎、肩周炎、注射后硬结等•神经科疾患•各种神经损伤和神经痛、皮神经炎、偏瘫后遗症。•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皮肤病•局限性硬皮病、脂膜炎、皮炎、淋巴管炎、疱疹•高频电生理和治疗作用•1、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人体是一个具有导电体和电介质的复合组织,在超短波作用下,体内同时形成了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非热效应-超高频电振荡波引起细胞内物质共振,引起液体表面张力的改变。•适当频率的电场可使细胞充分伸缩,对细胞和组织产生特殊刺激,引起特殊生物学作用。)•2、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3、无电解作用•4、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适应证•超短波广泛应用于一切炎症过程•疼痛性疾病•血管运动神经和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各期冻伤•各种创伤伤口及溃疡.第四节超声波疗法•超声波疗法(ultrasoundtherapy)是应用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一般常用频率为800kHz~1000kHz•介质:半吸收层(半价层)•超声频率:常用频率800kHz~1000kHz•生物组织成分:骨>肌腱>肾>肝>神经组织>脂肪。治疗作用:生物学效应4.机械作用压力差速度差杀菌软化瘢痕镇痛改善组织营养治疗作用:生物学效应温热作用影响因素超声剂量超声频率介质性质作用特点产热不均匀血液循环影响局部升温机理组织吸收声能声强产热量频率产热量半价层产热量治疗作用:生物学效应理化作用温热作用温热作用机械作用机械作用影响自由基的生成影响酶活性、蛋白质合成影响氢离子浓度空化作用治疗技术:治疗方法常规剂量治疗法直接治疗法间接治疗法超声综合治疗法超声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