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摸清和掌握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所具备的优势,根据党校学习安排,就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深入农户征求意见,与群众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调研,现将 XX 市 XX 县区鹿窝乡大石头村的调研情况作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XX 县区鹿窝乡大石头村位于乡政府南面,村所在地距乡政府 22 公里,东与 XX 县区西山乡相连,南与 XX 县区九庄镇毗邻,是 XX 市的一个极贫村。全村辖 7 个村民组,221 户 914 人,其中少数民族(苗族)49 户 208 人,占全村人口的 22.8%,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劳动力 460 个,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 40 人。 全村总面积 7821 亩,有耕地 1089.35 亩,其中田 539 亩,土 550.35 亩,人均耕地面积 1.2 亩。有林地 5545 亩,森林覆盖率达 71%;荒山 1161 亩,占总面积的 15%。该村海拔在 1000米至 1300 米之间,平均海拔 1150 米,年平均气温 15℃,常年降雨量 1000 至 1500 毫米,无霜期 210-260 天,有利于发展经果林、中药材种植。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洋芋等,经济作物有花生、红苕、茶叶等。全村只有 2 个山塘,容水量约为50000 立方米,仅能灌溉 200 亩农田,一遇干旱,多数农田得不到保障。 大石头村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目前只有乡通村毛路,从村到 1 息九公路九庄镇成为村的主要进出通道。由于交通不便造成大石头的农民一般只在九庄镇赶场,办事才到乡政府来。近几年来,在上级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了大石头至田竹坪、下安、旧堰、新龙湾、小庆口等通组公路,小庆口至阳雀屯、下安组公路毛路已打通,但需建桥两座,由于资金缺乏,目前尚不能通车。全村有程控电话 1 部,部分农户安装锅盖天线,没有有线电视用户,7 个村民组已全部通电。 自然条件的恶劣以及农民观念的制约,目前村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海拔高,土地贫瘠,水源较差,农民收入较低,生产生活水平低下,相当部分的农户现在仍然吃“两掺饭”(大米和包谷混煮而成),或者靠救济粮度日。 村内有小学一所,教职工 8 人,其中一名老师在外带薪读书;学生 114 人,五个年级,一年级隔年招生,学制为半日制,由于缺少教室,分早课和晚课,每个班轮流上早课。 虽然大石头村经济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但是,田竹坪及下安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