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步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强省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重要性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是提升传统工业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企业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建材、冶金等行业走在了全国前列。但由于受思想认识、资金投入、设备工艺、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任务仍很艰巨。传统工业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主体,要实现建设制造业强省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改造步伐,大力推进传统工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能力,再造我省传统工业发展优势,带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二、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升传统企业信息化水平为目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持续竞争力,为建设制造业强省和“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做出更大贡献。(二)工作目标。到20*年,传统工业60%以上的信息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3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控制技术在流程型生产企业中应用普及率达到80%以上,离散型生产企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普及率达到100%、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应用普及率达到50%;200家骨干企业中,50%以上的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40%以上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产品开发、生产周期平均缩短30%,其中流程型企业初步实现管控一体化,生产过程主要环节采用集第1页共9页散控制系统(dcs),离散型生产企业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率达到95%,产品数据管理(pdm)、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等应用率达到85%;建成3家数字设计制造中心、20家具有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体系;示范城市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到20XX年,传统工业80%以上的信息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4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进入世界同行业前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占信息产业总产值30%以上,信息产业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三)原则。1.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原则。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由企业自主确定信息技术改造的重点方向和具体项目;政府主要负责制定规划和扶持政策,为企业技术改造营造良好环境。2.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原则。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抓住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好重点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3.讲求实效、适度超前原则。既要跟踪选用世界最新信息技术成果,也要注重应用先进适用和可靠技术,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做到投资少、实用性强、效益好。4.典型示范、分类指导原则。着力抓好试点地区和试点企业的信息技术改造工作,培育一批不同技术层次、不同产业类型、各具特色的示范企业。5.人才兴企、技术先行原则。加强传统工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加快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为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6.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把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与推进全省工业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推进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主要任务(一)突出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抓好产品研发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实现产品创新。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数字化嵌入式软件控制技术,提高产品设计的自动化第2页共9页水平和产品机电一体化水平。二是抓好产品生产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创新。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