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止血药和其合理应用VIP免费

止血药和其合理应用_第1页
1/8
止血药和其合理应用_第2页
2/8
止血药和其合理应用_第3页
3/8
止血药及其合理应用一、血液的重要性1.血液的作用(1)运输(2)内环境平衡(3)调节机能(4)防御2.失血对于人体的影响(1)失血 10%:可自我调节,能快速恢复(2)失血 20%:脉搏加快,血压下降。若代偿后不足以满足血容量和血压的要求,会影响生命活动。(3)失血 30%: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是短时间失血超过30%。(4)失血 50%:慢性失血达50%,会危及生命。二、止血药相关概念1.止血药( Hemostatic , coagulant drugs):又叫促凝血药,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抑制纤溶过程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出血停止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或出血性疾病。2.出血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数出血应先采用压迫、缝合、 结扎或电凝等措施进行止血,无效时可考虑给予止血药。3.出血性疾病是指各种原因使患者止血、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等机制发生异常而引发的一组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疾病。狭义的出血性疾病,是指具有出血性倾向的疾病。根据发病环节,分以下几类:(1)血管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2)血小板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3)凝血因子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4)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性疾病(5)循环抗凝物质所致出血性疾病:大多为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如抗凝血因子VIII 、IX 、XI 、V、XIII 等;肝素样抗凝物质,见于肝病、SLE 等;狼疮抗凝物质,见于 SLE。(6)复合性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如 DIC ,严重肝病等。4.应用人群三、凝血过程和纤溶过程1.止血过程(1)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血小板粘附才易实现。(2)血小板激活后又释放促进血管收缩的血栓素(TXA2 )等;凝血因子激活需要活化血小板提供的磷脂表面。(3)血小板表面吸附多种凝血因子,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并使凝血限于局部。2.凝血过程和纤溶过程正常循环血液中始终存在着凝血和抗凝血,纤溶和抗纤溶两个对立、统一的机制,两者保持动态平衡,共同维持血液的流动性。凝血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1)在血管或组织损伤后,经过一系列凝血因子的递变而形成因子Xa。(2)在 Xa 与 Ca2+、因子 V 和血小板磷脂的作用下,使凝血酶原(因子II )变成凝血酶( IIa)。(3)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因子I)变成纤维蛋白(Ia),产生凝血块止血。(4)纤溶过程: 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酶作用下,成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而使纤维蛋白(凝血块)溶解。(1)3.内源性止血与外源性止血(1)内源性凝血途径: 由因子Ⅻ活化而启动。当血管受损, 内膜下胶原纤维暴露时,可激活Ⅻ为Ⅻ a,进而激活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止血药和其合理应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