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公证在法律行为中多元化适用公证在法律行为中多元化适用 摘 要 本文首先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公证作为一种社会公信力的证明活动,是特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相对于公证需求侧而言,供给侧已存在社会不适应性,有必要进行供给侧改革。然后着重探讨了在公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三种方式,并指出这三种方式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促进我国公证工作方式的创新,以利于公证工作的长远进展。 关键词 民事法律行为 公证 公证服务 公证调解 作者简介:沈洁,福建省永安市公证处,主任,四级公证员。 中图分类号: D926.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XX.10.352 当前,正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的任务非常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公证法律服务制度的不适应特点已暴露无遗。公证制度机制不活,服务供给力差,供给方式单一,效率质量不高。这些问题影响了公证行业的健康进展,迫切需要通过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以解决,只有通过提升公证的综合服务能力,让公证在民事法律行为中多元化的适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公证制度在我们司法领域的职能作用。 一、公证供给侧改革对行业进展的意义 “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当下公证法律服务对应的需求侧已经发生巨大变更,这导致传统的公证供给已存在不适应性,公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作为供给侧内容的公证所面临的问题是社会需求和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此时的公证现代化即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结构整改和权利再分配,超脱旧的需求体系认知及对其刻意满足的活动形式,突破一种简单的供给饱和状态,制造新的附加价值,达成与需求端的化学性融合,其核心是对公证的结构要素实施配置矫正并改造各要素,包含选择、淘汰和创新三大内涵”。 二、公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种方式探讨 (一)公证服务进社区,体现公证以服务为本的特点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公证进社区对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 长期以来,公证服务仍停留在“官本位”、“坐堂办证”思想,只有改变公证人员的思维,走出公证处,贴近公证需求侧,才能有效的保障公证制度在民事法律行为中发挥更好作用。因此公证服务进社区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是一定地域内城市居民相对聚集的生活共同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单元。社区稳定直接关系到基层人民群众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