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同课异构:寻找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策略同课异构:寻找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近日,笔者参加温州市语文名师董晓群工作室的教学研讨活动,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为例,进行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研讨,三个教学设计分别从学法、文体、复述的角度进行建构,哪种设计才是最适合学生的呢? 一、三种不同思路的设计 第一种设计:注重学法指导 学习活动设计流程(导入新课、字词教学省略): 板块一:理清脉络,了解故事 1.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圈划、板书:喜爱光明) 2.小结:可以用圈划关键词的方法归纳段落的主要内容,请用这种方法圈划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关键词。 3.学生自学,沟通板书:追到太阳/喝干大河/颓然倒下/变成大山 4.总结:刚才我们把“喜爱光明”圈起来,叫直圈法;像“追到太阳”这样跳着圈,叫“跳圈法”。 5.把小标题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板块二:划、圈、想、写,感受“奇妙” 1.自学第一段,你从哪里读出了奇妙? 2.小结学法:划(奇妙的句子)、圈(重点词)、想(奇妙在哪儿)、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请用这种学法自学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3.学生自学,沟通。 4.你觉得夸父是个怎样的人? 板块三:阅读拓展,推举书目 1.出示神话故事《救太阳》,读出奇妙。 2.推举课外阅读:《阿拉伯神话》《希腊神话故事》。 设计解读: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这种设计是建立在学法指导的基础上,老师着重进行了四个学法的训练:第一,圈划关键词归纳段落大意;第二,联系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第三,用划(奇妙的句子)、圈(重点词)、想(奇妙在哪儿)、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方法学习课文;第四,学一篇课文,带一篇课外文章,用课文学习方法,学会阅读同一类书。学生学习自主性强,能够在较大的学习空间里进行思考、研读、沟通,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设计理念。 第二种设计:注重文体特点 学习活动设计流程: 板块一:整体感知,了解神话特点 1.读了课文,你对《夸父追日》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想法和大家沟通? 2.小结:神话故事,特点“奇妙”,写法“夸张、比方、拟人”。 板块二:对比阅读,深化体会奇妙 1.出示《夸父追日》文言文,学生自读,理解,沟通。 2.对比阅读,师生讨论:文言文和课文,哪些地方是文言文没写的课文却写了?哪些部分是文言文略写的课文却详写?你喜爱哪一种?为什么? 板块三:探讨意义,推举阅读 神话故事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