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组织——以奥斯电动车公司党组织“公推直选”为例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如何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特别是在具有市场化、社会化、个性化、流动性特征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扬党内民主,对提高企业党员的影响力、凝聚力、向心力,密切党群关系、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至关重要。因此,2008年,XX县区在全市首家试点非公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为在新形势下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进行了有益尝试。一、实践:选企试点2008年初,XX县区青龙街道的下属企业常州奥斯电动车有限公司提出筹建党组织的申请,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党工委经过调研后发现,该企业具备试点“公推直选”的条件,于是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企业负责人的支持与配合,在企业党组织成立过程中采取了领导班子“公推直选”的办法。1、结合实际,做好直举准备工作。常州奥斯电动车有限公司总部位于XX市XX县区青龙街道,现有职工180余人,党员22人。企业职工人数较多,党员相对集中,且大部分为经营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在职工中有较高威望,有利于进行“公推直选”的开展。区委组织部和街道政工科多次深入企业调查了解情况,广泛征求党员和职工意见,在此基础上,拟定了《中共常州奥斯电动车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书记、委员直选选举办法》,确立了此次“公推直选”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政策依据和方法步骤,成立了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并明确了每一位成员的责任,为此次“公推直选”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2、严格要求,规范选举程序。为保证此次“公推直选”的公开、公正、合法,整个选举过程都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一是做好候选人初步人选的确定工作。首先,确定候选人的基本资格条件,然后组织召开了由企业员工代表和全体党员参加的民主推荐大会,只要获得推荐选票的候选人便列入初步人选名单,同时将名单进行公示。第1页共6页二是组织好选举工作。组织召开党员选举大会,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委员和书记的选举同时进行,由参加大会的全体正式党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从候选人中选出他们认可的书记和委员,一次投票,分别计票,同时宣布选举结果。三是把好全程监督关。“公推直选”工作中的基本程序、民主推荐办法以及其他应该公开的有关事项均在企业的宣传点、告示栏进行公布,提高了“公推直选”工作的透明度。此外,试点企业所在的青龙街道纪委对本次选举工作的每个环节进行了全程监督,确保此次“公推直选”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3、突出特点,体现直接成效。本次“公推直选”的试点,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变“组织提名”为“群众提名”。不再由党组织酝酿提名,完全由党员群众推荐,扩大了群众参与度,大大提高了职工党员的民主激情。二是变“间接选举”为“直接选举”。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出支部委员和书记,精简了程序,提高了选举效率。三是变“组织授权为主”为“全体党员授权为主”。党组织领导权力的来源变化,促进了群众赋予权力与组织赋予权力的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融合。二、经验:突出“四性”要将“公推直选”的方式在面上推开,必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直选工作的主动性、竞争性、规范性、长效性等方面上下工夫。1、科学谋划,增强直选工作的主动性。一是逐步推广,本着“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原则,从新成立的小型企业党组织逐步推广到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从个别企业的试点逐步推广到适合“公推直选”的所有非公企业党组织。二是强化指导,明确各街道非公企业联合党委的基本职责,深入企业党组织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好直选全过程。三是营造氛围,通过宣传栏、展板、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等载体将直选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工作要求等及时进行宣传,帮助广大党员群众认清意义、了解政策、掌握原则、熟悉程序,提高“公推直选”的社会知晓率、党员群众的第2页共6页参与率,为“公推直选”营造良好环境氛围。2、转变方式,增强直选过程的竞争性。一是提高差额比例。本着既能扩大民主又能相对集中的原则,不设置过高的门槛,候选人只要符合基本条件,都可以报名参加“公推直选”。二是健全竞选机制。引入“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