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考试题 说明:任何法规的条款都比较苦涩难懂,为了帮助大家真正理解卫生部下发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精髓,特别是法规对我们试剂生产厂商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标准化和溯源性问题。特出了以下考题供参考: 一、填空题: 1 、目前的临床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同一实验室不同检测批次间,或不同实验室对同一标本检测间结果的差异,常常困扰着临床医师、患者以及实验室技术人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临床标本的采集、试剂方法、测定操作、仪器设备的维护校准、数据处理计结果报告、标准物质及质控物的应用等方面的不规范。为此,卫生部于 2 0 0 6 年 3 月 6日 颁 布 了《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此 办法是根 据( )和( )法律、法规规定的。 2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是指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 )等检验,并为临床提供医学检验服务的实验室。实验室工作范围包括:受理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样品采集、运送、保存、临床样品的处理和检验及结果的确认、解释报告及提出建议。此外,还应考虑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伦理学的问题。 3 、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国内外医学实验室管理的热点,是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最薄弱的环节,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文献报道在可分析原因的不准确报告中有 6 0 -7 0 %来自于分析前不良管理。另外由于分析后期产生的误差占总误差的1 8 .5 -4 7 %,分析中产生的误差仅占总误差的小于 1 5 %。因此,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 2 ( ),严格遵守( ),保证临床检验质量。这一条实质上就是要求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观念来管理实验室,用系统学的理论对实验全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各个环节,并制定措施加以控制。 4、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由分析前质量保证措施,制定( )等标准操作规程,并由医疗机构组织实施。因此,临床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的标准化显得很关键:临床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对临床检验结果往往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保证得到高质量的检验结果,必须有一个规范的临床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的程序。常用的临床标本有血清(浆)、全血、分泌物、痰、组织、尿液、脑脊液及其他体液等,对这些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的标准化主要是对标本采集的具体方法、所用容器、采集量、采集时所用的材料和用具、运送方式和条件、短时间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