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学案例 姜万宇 北票市小塔子初级中学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清新优美的散文,以表现家庭亲情为主题。文章选取了三代同堂的一家人散步的小事来写。通过中年人,即“我”和妻子背母亲、儿子的小事,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即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本文题材平凡,意蕴却极丰富,可使学生从中领悟怎样处理家人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乐于接受新课程标准的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绪,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使命感。 ●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自由质疑——讨论释疑——审美鉴赏——迁移运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并重,阅读与鉴赏共存,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同步提高。 读书指导教学法:把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美点寻踪法:尊重学生欣赏主体的地位,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品析鉴赏文章的美点,如结构美、含蓄美、情感美、语言美等。教师可适当点拨,但不可越俎代庖。 延伸拓展法:重个人体验,重真情表白,重情感共鸣,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成长。 ●课前准备:1.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2.教师: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教学内容: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 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有散步的习惯吗?其实,文章不一定非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关键在于你开掘的角度,你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如何以及你赋...